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會計 > 山西會計 > 山西財稅法規 > 正文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

2023-03-31 14:52     來源:中國會計網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從省情出發,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將老齡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著力提升老齡工作水平,促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推動我省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積極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一)營造老年友好社會環境。全社會倡導“不分年齡、公平參與、人人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會發展理念。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深化“敬老月”主題活動,加大對“敬老文明號”和“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宣傳力度。發揮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和網絡媒體作用,加強宣傳引導,努力營造孝親敬老社會氛圍。將為老志愿服務納入學雷鋒志愿活動、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和高校學生實踐活動內容,鼓勵在校學生深入企業、農村、社區等開展為老志愿服務,促進為老志愿服務常態化。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持續開展“智慧助老”行動,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引導電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幫助老年群體安全便捷使用互聯網,提高生活質量和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共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二)打造老年宜居生活環境。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同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7701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實現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補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深入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2025年年底前,全省建成150家以上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推動實施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研究完善家庭適老化改造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配備生活輔助器具、安裝緊急救援設施。引導更多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

  加強老年優待工作,在出行便利、公交乘車優惠、門票減免等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優待項目、創新優待方式,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設置老年人優待標識,推廣老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享受各項優待政策。積極落實外埠老年人同等享受本地優待項目。

  (三)健全適老社會政策環境。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推動發揮老年人主體作用。各地各部門在制定涉及老年人利益的具體措施時,應當征求老年人意見。在涉及老年婚姻家庭、財產、贍養等矛盾糾紛處置時,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建立完善涉老婚姻家庭、侵權等矛盾糾紛的預警、排查、調解機制。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倡導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減免法律服務費用,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建立適老型訴訟服務機制,為老年人便利參與訴訟活動提供保障。將老年人權益保障、老年人宜居環境、社會敬老等方面的要求納入山西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持續加大對涉老產品推銷活動的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健全優化養老服務體系

  (四)普及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絡,開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探索“黨建+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增加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推廣居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采取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加快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在中心城區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2025年年底前,實現城鎮社區養老機構全覆蓋,發展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鄉鎮(街道)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機構覆蓋率達到60%。

  (五)著力提升機構養老服務能力。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兜底和示范作用。加強光榮院建設。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孤寡、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并提供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的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連鎖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發展“互聯網+照護服務”,積極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和護理型養老床位,上門為居家老人提供服務。2025年年底前,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綜合監管。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探索老年人服務設施與兒童服務設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

  (六)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養老機構和設施建設。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為依托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創新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引導農村日間照料中心連鎖運營,確保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實行集中供養。建立空巢高齡老年人定期巡訪制度,督促家庭成員履行贍養義務。探索開展農村互助積分養老服務項目。

  (七)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制定全省統一、動態調整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以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健康狀況、失能程度等為依據,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

  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

  (八)提高老年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全面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積極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與健康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評估、健康檢查和健康指導服務。2025年年底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提高失能(含失智)、重病、高齡、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提高服務質量。積極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加大對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支持力度,提高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水平。2025年年底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范圍,并按成本收取上門服務費,將明確可以收費的醫療服務項目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2025年年底前具備服務能力的機構實現醫保政策全覆蓋。

  (九)增加老年醫療資源有效供給。積極爭取國家區域老年醫療中心建設。加強綜合性醫院(含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2025年年底前,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含中醫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025年年底前,全省85%以上綜合性醫院(含中醫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十)推進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建立健全衛生健康部門和民政部門醫養結合溝通協調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機構等現有資源,改擴建一批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支持鄉鎮衛生院、敬老院發展“兩院一體”模式。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建成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全省創建10家以上全國醫養結合示范項目。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市縣的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提供醫養結合服務。加強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暢通雙向轉診通道。創新安寧療護服務模式,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鼓勵基層醫養結合機構探索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的有序轉換機制,合理核定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醫保限額。

  (十一)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建立全省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和實施細則,對適用范圍、評估對象、評估標準、能力等級以及評估機構和人員要求等作出具體規定。加大監管力度,維護評估市場秩序,保證評估標準的統一規范。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評估結果逐步實現跨省、跨部門互認。

  五、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十二)促進養老保險提質增效。擴大養老保險參保覆蓋面,推動養老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法定人群全覆蓋。對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日制用工勞動者,督促用人單位及時辦理參保手續,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網上申請,積極促進有意愿、有繳費能力的靈活就業人員以及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保障領取待遇人員基本生活。

  (十三)推進長期護理保障體系建設。穩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積極探索建立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水平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基本保障項目,合理確定待遇保障范圍和基金支付水平。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護理需求認定等標準和辦法,根據不同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實行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完善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依托護理院(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服務能力的養老機構,為失能老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

  (十四)加快發展多層次養老保險。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在采取稅收優惠鼓勵個人積極參與的同時,認真落實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積極探索通過資產收益扶持等方式,增加農村老年人收入。

  六、推動老年人廣泛社會參與

  (十五)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依托開放大學體系,構建覆蓋城鄉的山西老年開放大學辦學體系,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推動教育資源面向社會開放。2025年年底前,全省各市、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學(學校),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20%以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開放大學利用自身資源開設老年教育相關專業,編寫老年教育相關教材,開發基礎性、綜合性、通用性課程。開展“智慧助老”教育培訓項目和課程資源共享行動。充分利用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更廣泛、更便利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

  (十六)提升老年文化體育服務質量。將老年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納入各地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新建、改建一批老年人文體活動場所。2025年年底前,實現市、縣(市、區)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中心全覆蓋,鄉鎮(街道)、村(社區)老年人文體活動場所全覆蓋。為廣大老年人組織豐富健康的體育活動,經常參加健身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0%以上。培養一批服務老年人的鄉村群眾文藝隊伍、鄉土文化能人藝人、鄉村文化帶頭人,開展惠及老年群體的文化活動。鼓勵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組建老年合唱團、舞蹈隊,組織適老閱讀活動。開發適老普惠旅游產品和線路,督促各類景區落實老年人優惠優待政策,完善景區為老服務設施。

  (十七)積極支持老有所為。積極推動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將老年人才開發利用納入各級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廣泛開展“銀齡行動”,組織退休科技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等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引導老年志愿服務組織健康發展,完善志愿服務激勵措施,鼓勵老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活動?;鶎狱h組織要為離退休干部、老黨員等老年人發揮作用提供便利條件與平臺。

  七、積極培育與發展銀發經濟

  (十八)加強規劃引導。在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中,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優勢,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統籌推進老齡產業發展。打造融休閑、養生、養心、養老、旅居、醫療、護理為一體的世界級旅游康養目的地。

  (十九)激活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積極制定養老用品和服務目錄、質量標準,推進養老服務認證工作。圍繞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等需求,鼓勵引導企業開展老年產品研發與制造,推動老年用品傳統行業規范發展。支持老年產品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創新,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輔助性以及康復治療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鼓勵企業開辟老年用品展示體驗場所,發展老年用品租賃市場。加強對老年用品質量的監管,確保老年用品質量安全。正確引導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激發老年人消費積極性,促進老年消費市場的繁榮與發展。持續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產品及服務進入國家試點示范名單。穩妥推動養老普惠金融業發展,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需求的養老型理財、信托、保險等金融產品。

  (二十)重視老齡產業品牌培育。實施養老服務“431”工程和社區養老服務“1251”工程。支持養老服務品牌與“天鎮保姆”“呂梁護工”等勞務品牌相互帶動發展,盤活本土養老服務市場。實施康養產業發展重點工程,著力打造太原綜合康養發展核心,在全省建設50個文旅康養示范區。

  八、強化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老齡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將老齡工作重點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民生實事項目和績效考核范圍。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財政投入力度。

  (二十二)健全老齡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省市縣鄉村五級老齡工作網絡,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要強化統籌協調職能,加強辦事機構能力建設。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主動加強溝通協作,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把涉老工作任務落實到位。依托省老齡事業發展中心,加強老齡(老年)協會建設。建立老齡問題專家智庫,強化老齡問題綜合研究,擴大對外交流合作。

  (二十三)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老齡事業發展多渠道籌資機制,統籌一般公共預算和彩票公益金、政府債券等多渠道資金,積極支持我省老齡事業發展。嚴格落實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安排老齡事業財政投入,進一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養老服務的比例。鼓勵各類公益性社會組織和慈善組織加大對老齡事業產業支持。確保符合條件的相關主體應享盡享財稅支持政策。認真落實社區養老服務稅收優惠政策,簡化辦理方式,提升享受稅收優惠的便捷度。

  (二十四)鼓勵社會各方參與。加大社會宣傳動員力度,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計生協會等群團組織和老年人相關社會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產業,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共建共享的老齡工作格局。

  (二十五)加強綜合監管。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全面加強養老機構、從業人員、服務質量、老年用品等涉老事項的綜合監管,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養老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滿生機活力的養老服務市場。持續加強全省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屬地責任、行業責任,積極消除養老機構各類安全隱患。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4日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3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

XXXX乌克兰高潮喷水,娇妻朋友卧室呻吟,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影视大全,国产AV亚洲精品无码